环境设计专业2026届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圆满举行
环境设计专业2026届毕业设计开题答辩圆满举行
2026届毕业生开题答辩
近日,国际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顺利举办了2026届毕业设计开题答辩会。此次答辩分两周三批进行,由陈琳、李明、刁淑会、谢绣竹四位专业教师组成的评审团,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每位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了细致审核。从设计逻辑的严密性到文本格式的规范性,从创新点的提炼到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评审团逐一剖析、精准指导,确保每个项目都具备扎实的学术根基与实践价值。答辩秘书刘九伟全程统筹,保障了答辩流程的高效有序。本次答辩过程中林子杰院长亲临现场指导,不仅认真聆听学生汇报,更从宏观视角提出建设性意见。他强调:“毕业设计论文一定要严格规范,调研内容一定要扎实逻辑,才能进一步形成概念方案。”院领导的参与,为答辩会注入了更深层次的学术思考与实践关怀。
林子杰院长莅临答辩现场进行指导
本次开题答辩涵盖多元设计领域,充分展现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特色与创新活力。北京欢乐谷文创空间改造项目聚焦文化IP与空间体验的深度融合,探索主题乐园的沉浸式设计路径;秦皇岛民宿设计则立足地域文化,提出生态设计理念;耿丹学院校园景观改造以“可持续校园、展览空间、多功能空间”为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范式;阜阳博物馆空间提升设计及顺义区温榆河提升设计结合建筑空间改造及空间IP,提升在地性的公共空间活化方案。项目类型横跨实际工程、竞赛课题与前瞻性研究,形成了“问题导向-创新驱动-实践检验”的完整闭环。
答辩过程中,评审团与学生展开深度互动。针对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评委导师建议加强前期调研与案例分析;对于技术路线模糊的方案,评委导师指出优化方法论框架;面对创新点表述泛化的情况,评审团引导学生聚焦核心矛盾,提炼差异化价值。这种“诊断式”指导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厘清设计方向,更培养了其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杨若涵同学现场答辩
汤芷旭同学现场答辩
此次开题答辩的圆满完成,标志着2026届毕业生正式踏上设计实践的征程。期待同学们在后续深化阶段,以更严谨的学术态度、更创新的设计思维、更扎实的技术功底,将开题构想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与行业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为环境设计领域注入新鲜活力。
来源:国际设计学院
编辑:王京
审核:徐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