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马拉松BGD-GAD工作坊群路演圆满落幕,展现多元创意与创新实力
The group roadshow of the BGD-GAD Design Marathon Workshop concluded successfully, showcasing diverse creativity and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2025年9月26日,为期两周的设计马拉松BGD-GAD工作坊群路演在耿丹学院圆满落幕。本次路演是从国际设计学院15个工作坊中推出的17组作品,展示了来自于耿丹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西安美院、天津美院、宁夏大学、台湾大叶大学、逢甲大学、西班牙马德里创新与设计学院(UDIT)、比利时布鲁塞尔圣吕克艺术学院等国内外28所高校学生的创新智慧及设计方案,涵盖了敦煌传奇系列数字化叙事设计、UE游戏特效工作坊、与社区共同设计、AIGC数字IP叙事等多个领域。每个工作坊都围绕各自的设计主题,通过PPT、视频、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展现了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实践过程。展现了学生们的无限创意和创新能力。
路演开场林子杰院长首先发表了讲话。他表示,本次工作坊主要涵盖了“企业项目应用课题”“前瞻性实验课题”“实操性实践技能课题”三种。经过两周师生的努力,每个工作坊及课题小组都取得了显著的特色成果,今天将向全体师生分享。他鼓励路演同学们全力发挥,充分展示每一个创意构想和过程中的感。
宁夏大学的张丁丁展示了敦煌传奇系列数字化叙事设计,作品灵感来自于敦煌石窟的壁画艺术和雕塑艺术,设计了一系列相关的服饰和数字化展陈空间,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图1敦煌传奇系列数字化叙事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的戚子茜介绍了UE游戏特效工作坊的作品“hard code”,以未来城市幻想为背景,探讨了理性与情感、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她详细讲解了视频的设计说明和分镜设计,展示了特效制作的过程。
图2 UE游戏特效工作坊作品
社区共同设计工作坊介绍了去除帕金森疾病污名化的项目。他们通过低门槛和高共情的互动方式,缓解患者的病耻感,推动社会对帕金森病状的正确认知,具有较强的群体关注价值和社会意义。
非遗剪纸文创设计工作坊展示了“福娃说梅当12生肖遇见梅兰芳”的项目。他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让传统文化更贴近年轻人,设计了一系列的可落地的文创产品。
刘静瑜代表未来宠物太空舱设计工作坊介绍了他们的产品——东风五C宠物恒温箱。该产品针对军事科技爱好者、年轻的爱宠人群和高端品质生活家三类人群,提供了全年舒适守护、远程智能控制和高效节能等基础功能。
王轻扬代表AIGC数字IP叙事工作坊展示作品“从前有座山”,即从地理、心理学到数实共生牛栏山IP群像与动态叙事设计。该项目经对牛栏山文化深入研究与实地调研,设计八个代表不同文化和经济符号的IP人物。借助AIGC技术与数字影像,构建虚实共生文化场景,带观众进入神话色彩世界。王轻扬详细介绍项目设计思路、技术实现和文化意义,展现数字IP叙事无限可能。
图3 AIGC数字IP叙事工作坊作品
数字景观与记忆工作坊以“发现未知,理解共生,解构记忆,拥抱勇气”为主题,通过四个板块的作品展示,探讨了现代社会人们在高度数字化背景下的生存困境,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感知和修复空间。
图4 数字景观与记忆工作坊合影
国际品牌设计与推广工作坊则带来了乐高香水品类的跨界设计。他们以乐高积木的拼接特性为灵感,打造了一款积木式阳光嗅觉乐园香水,从情绪提炼、视觉转化到物料推广,完整地展示了品牌设计的流程。
942博物馆则通过科幻的视角,探讨了人类权利与虚拟AI动物权益之间的关系。他们设计了多种代表不同欲望的生物,以此引发观众对人类欲望和资源利用的深层思考。
图5 编号942博物馆展板
与AI对话通过实验性的项目,探索了AI与人类共存的真正意义。他们利用AI生成视频资源并完成配音,让技术本身来展示其可能性,引发了关于AI情感表达和模拟的讨论;提供了深刻的批判性思考。
数字产品全流程设计工作坊带来了一款名为“聊天棱镜”的APP设计。这款APP旨在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通过AI辅助沟通交流,避免沟通不畅产生的矛盾和误解。
图6数字产品全流程设计工作坊
微景观工作坊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通过“做中学”的项目实践学习,深入了解了微景观设计的结构层次和关键技术。在普遍性的数字化虚拟设计的当下,为学生提供了深刻的在场体验及“小空间、大自然”的设计创新感受。
图7微景观工作坊
经过激烈的角逐和评委们的认真评审,各个工作坊都展示出了他们的创意和实力。“从前有座山——从地理心理学到数实共生体验——牛栏山IP群像设计与动态叙事”“编号942.博物馆”“浮点植株-数字生命的生成与消亡”三件作品名列前三,其中“从前有座山——从地理心理学到数实共生体验——牛栏山IP群像设计与动态叙事”被推荐参加设计马拉松总平台最终路演分享。
图8 工作坊授课及调研
林子杰院长在总结中表示,国际设计学院工作坊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跨专业连接、跨校企连接、跨文化连接的教学资源平台。本次工作坊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特征有:
(1)国内外及校企专家各半,产教需求、教学方法、技术应用,交叉分享;
(2)境内外及跨校学生多向思维碰撞、AI加持,创意无限、特色成果显著;
(3)企业项目直入教学,校企专家联合指导,成果落地见实效。最后,他希望在一年一度的“设计马拉松-耿丹国际工作坊”教学活动中能够迎来更多的国内外高校师生和业界专家参与和支持,大家互相连接、共同推动和探索创新教育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国际视野和创新实践平台,服务社会发展。
供稿单位:国际设计学院教学办
编辑:范博尧
审核:徐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