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人文学院院长,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牛津大学教育学博士,知名教育家,婴幼儿成长指导师创始人,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CCTV、CNTV家教节目主讲嘉宾,CCTV《小区大事》栏目心理专家,中国十大创新人物,中国青年奋斗榜样十大杰出人物,百名为新中国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家,中国民办幼儿教育十大杰出人物,中国教育管理十大杰出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北京市社会组织先进工作者,中国儿基会慈善之星。现任人文学院院长、应用心理学专业负责人。
李洁博士长期从事心理教育、师资教育、家庭教育和国际交流工作,曾为200余万家庭做过亲子沟通辅导工作,帮助数十名多失和语言滞后的儿童重写生命的故事,帮助无数面临分手的夫妻重归于好。先后出版《超强亲子游戏》《告诉孩子你可以很棒》《管道:亲子沟通的艺术》《英语立体语法》《表达性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等40余部图书。
郑莹
人文学院院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东北林业大学在读博士。曾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北京市社工委社会建设资金支持项目4项、主持北京市社科联有关社区文化服务方面的决策咨询课题2项。主讲课程:公共管理学、社区发展、危机管理等。
张静
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副教授,中级社会工作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21-920),危机事件压力管理国际高级证书资质。曾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中国百名社工人物、五一劳模、全国优秀志愿者、“北京精神 北京榜样”最美十大义工任务、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第三届杰出成果奖等荣誉。
王禾奕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负责人,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传播、中外文化比较。主要承担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和留学生汉语教学等工作。主讲本科生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世界文明史》《传播学》《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等以及留学生课程《汉语听说》《汉字课》等,《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课程被评为2020年耿丹学院优质课程。曾于2018年前往乌拉圭进行中国文化授课,受到外国学生的一致好评。科研方面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独立主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创新教学实践研究》,以及校级课题《跨文化视野下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篇。曾被评为2022年度耿丹学院人文学院“三八红旗手”;获得2023年北京市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获得2023年耿丹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4汉教英雄会(华北赛区)“最佳教学实践团队”奖等。
王秀红
大学英语教学部负责人,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延边大学。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主讲课程:基础英语、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曾参加多项院级、市级及国家级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项目,公开发表论文数篇,译著一部。
王晓彬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先秦至唐)。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精讲》等课程。
李雪松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磨蚀、语言政策等。主要教授课程:《现代汉语》、《第二语言习得概论》、《社会语言学》等。
高青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硕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汉语教学法,主要任教科目有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管理与教学设计、教学观摩与实践等。
卢雪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大学语文。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主要科研成果:承担校级科研课题《母语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研究》(项目编号)。
吴慧琴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硕士,2022年毕业于大连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2年-2024年赴任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授汉语,获得2023年度优秀国际中文志愿者。2024年9月至今,入职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人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学,主讲课程: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非物质文化遗产鉴赏与实践、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初级汉语。
元振芳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硕士,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讲课程:《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引论》等,面向留学生开设《汉语综合课》、《汉字课》、《汉语口语课》、《高级阅读课》、《HSK》等课程。曾获得学院优秀班导师、毕业论文指导规范等奖项,参与过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体验汉字”教材研发项目,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学、跨文化交际和汉语修辞教学。
郑州莹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讲师,硕士,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方向,主讲课程《学校社会工作》、《历奇与青少年成长》、《项目管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
王俊山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流动儿童、困境儿童、学校社会工作、社志融合,主讲课程社会研究方法、社会统计软件应用、学校社会工作等。
宋文静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讲师,社会工作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要研究方向自我成长、小组工作,主讲课程《社会工作概论》《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工作》等。曾获北京市社会公益项目奉献精神奖、北京市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等。
吕程平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区发展、技术与社会变迁等。主讲课程:质性研究方法,人文与社会,形势与政策;目前出版专著四部,涉及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探索等方向。
鲁志博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讲师,硕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讲课程《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精神分析治疗与实践》等。
石磊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讲师,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主讲课程:社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等,科研成果:参编《0-6 岁幼儿养育手册》、发表期刊《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务课程学情分析》、《社会支持对基层公务员心理压力与职业倦怠的调节作用》、申请课题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面上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困境与对策—以耿丹学院为例》、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校级优质教案奖。
赵金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硕士,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主讲课程:专业认知与职业生涯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获得奖励:2024年度优秀论文指导教师、2024年度“五一劳模”荣誉称号。
赵悦月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讲师,硕士,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人格与心理咨询,主讲课程《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心理服务专题》、《家庭治疗与实践》、《认知与行为疗法》、《教育心理学》等。2022年6月带领学生获得“挑战杯”北京市铜奖,2022年7月参与海淀区少年法庭家庭教育干预工作,2023年11月获北京市第十三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