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鼎新铸精品,智绘财务新图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获评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
近日,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凭借以“破壁鼎新”为内核、瞄定“财务报告” 核心、依托“AI赋能”人才培养改革成果,成功入选北京市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案例。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财务管理专业近年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迈入新台阶,更构建起适应数字经济新业态的财务教育新范式。
破壁传统藩篱,重构财务教学新生态
传统财务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技术与业务割裂”等壁垒,在此次改革中被打破重建。在校、院两级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专业团队大胆重构课程体系,将原本分散的《财务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以“财务报告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报告编制 — 智能分析 — 风险预警 — 战略支持” 的闭环教学链条。同时,打破学科边界,让学生既精通会计准则,又掌握数据建模、算法逻辑等复合知识,实现从 “核算型财务” 向“战略型财务”的能力跃迁。
瞄定财务报告,打造能力培养核心锚点
作为财务管理的 “生命线”,财务报告成为此次改革的核心抓手。专业创新推出 “三维度报告教学法”:在基础维度,通过引入 A 股上市公司真实财报案例库,训练学生精准识别关键数据、穿透业务实质的能力;在进阶维度,开设 “财务萌侦工作室”“财务建模方法与技术”“智财核心技能”课程,借助智能算法工具解析财务造假典型模式,培养风险洞察素养;在战略维度,结合双碳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引导学生通过财务报告解读企业ESG 表现、商业模式创新价值。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财务报告的理解从 “数据呈现”深化至“价值创造”层面。
AI深度赋能,构建数字时代教学场景
AI 技术的全面渗透成为改革最鲜明的特色。专业建成了“数智化财务人才实训中心”,引入国内领先的 AI大数据财务分析平台。学生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生成财报摘要,利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企业财务风险,借助可视化工具将枯燥数据转化为动态决策图表。通过内置 5000 + 上市公司历史数据,能实时反馈学生分析报告的精准度,实现个性化教学辅导。
项目负责人成慧君老师代表骨干教师表示:获评示范案例是对财务管理专业破壁鼎新理念的肯定,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AI与财务报告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驾驭新业态的核心技能,持续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懂报告、通技术、善决策”的财务管理人才。
此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实践,从实践层面具象化了耿丹学院在高等教育创新中的担当。
来源:国际商学院
编辑:范博尧
审核:徐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