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课堂启智润心,国防精神厚植童心
2025年7月11日,在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纪念节点,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葫芦童梦”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葫芦盆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程——《红色大别山,铭记!》
课程伊始,孙梓乔同学通过座位布局的变化引导学生进入庄重氛围,点明本课主旨:“这段血与泪的历史是民族记忆的基石,承载着先辈为今日安宁付出的沉重代价。”,为整堂课奠定了敬畏历史的基调。
“国防精神照童心”环节中,教学以“九三阅兵”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历史脉络:从抗日战争的时间范畴,到“九·一八事变”作为日本侵华开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60余国、全球约7000万人丧生的惨烈规模,到中国3500万同胞伤亡的沉痛数据。当孩子们了解到,彼时4亿人口的中国失去了近十分之一的同胞时,课堂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历史的厚重感在童心中悄然沉淀。
随后,教学聚焦大别山红色根据地,详述1942年大别山战役中中国军队的壮举,以及烈士晏春山面对酷刑坚贞不屈、跳崖明志的英雄事迹。
“红星照童心”环节,《机智勇敢的雨来》《放牛娃王二小》的故事引发强烈共鸣。在互动问答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敬意:
“我觉得雨来好勇敢,我以后也要像他一样保护别人!”
“我想对红军叔叔说,谢谢你们,换来我们现在的生活!”
一个个稚嫩却真诚的声音在教室中回响,他们用童真的话语表达出对和平的珍惜,对先烈的敬仰,对祖国的热爱。
最后,孙梓乔同学带领孩子们依次回顾了中国从1949年开始的历年阅兵式,了解中国国防力量的变化,认识了我国海陆空军和最新的国防武器,小小少年们对国防力量,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次朗诵环节以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寓教于诗,通过童稚但有力的语言,表达孩子们对祖国、对英雄的敬意。
孙梓乔同学在朗诵会前特别进行了“朗诵技巧训练营”,从张嘴清晰、断句有序,到情感注入、动作配合,手把手教孩子们如何“说好一首诗”。小朋友们全情投入,有的高举拳头,有的双手放胸前,有的神情坚定、眼神有光。
“红星在我心中亮,走到哪里都发光!”教室中回荡着铿锵有力的童声,像星星点亮夜空。孩子们不仅是朗诵者,更像是一代新的传承者,将红色精神传递到心底。
诗词有声,诉不尽赤子情怀;奖状无言,载满了成长力量。这堂国防教育课,让留守儿童在实践中明白:爱国可以是一句深情的朗诵,一份坚定的信念,一种向上的力量。正如他们在合诵中所传递的——红星引路,少年前行;传承有我,不负韶华。
来源:人文学院
编辑:王京
审核:徐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