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做客耿丹名师大讲堂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8日 14:44:31 浏览次数:
2016年10月19日下午,我院“耿丹通识•名师大讲堂”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教授做客新一期“中国文明与传承”通论系列活动,为同学们带来题为“读《史记》之项羽和刘邦――从性格看命运”的精彩演讲。
《史记》是不朽的人文经典,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楚汉战争又是当时的“近现代史”,对这一时期的书写,体现了司马迁极具个性和洞察力的历史哲学。而《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作为《史记》中的名篇,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过常宝教授基于对原典的精准解读,比较了项羽与刘邦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政略手腕、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了楚汉战争胜败的深层次原因,对如何认知、评价大时代中的典型人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过常宝教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在讲座中,结合对《史记》的鉴赏,引导同学们亲近经典著作,通过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训练自己思考严肃问题时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同理心,涵养通识博雅的气质。
《史记》是不朽的人文经典,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楚汉战争又是当时的“近现代史”,对这一时期的书写,体现了司马迁极具个性和洞察力的历史哲学。而《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作为《史记》中的名篇,更是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过常宝教授基于对原典的精准解读,比较了项羽与刘邦在性格特征、思维方式、政略手腕、人格魅力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了楚汉战争胜败的深层次原因,对如何认知、评价大时代中的典型人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过常宝教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在讲座中,结合对《史记》的鉴赏,引导同学们亲近经典著作,通过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训练自己思考严肃问题时的想象力、洞察力和同理心,涵养通识博雅的气质。
本次讲座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推出的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鼓励和引导同学们加深对古今中外人文经典的体认与理解。(通识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