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实习】王雅丹,2011级应用语言系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日 9:11:44 浏览次数:


 


    交流经历:2014年暑期参加2周东南亚汉语国际教育实习项目


    实习地点:槟城钟灵独立中学



 

    经过一夜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吉隆坡机场,这里没有北京机场那么的繁华,走到机场门口,门外一层层的棕榈树倒也格外引人注目。刚刚到马来西亚的时候,觉得两周时间很漫长,后来慢慢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记得第一个周末时候校长还说“还有一周你们就要回去了。”我还开玩笑的答应着“是啊,一眨眼就过去了。”后来,就时间真的转瞬即逝了。


    开幕礼那天,突然觉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不知是当教师的使命感,还是来到异国他乡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槟城钟灵独立中学的许主任是第一个到达新纪元的嘉宾。记得当时看到一位老爷爷的背影,觉得和蔼可亲,也对钟灵有了一分好奇。“你们要坐飞机走啊?”“听说你们要去听音乐会?”“听说你们要坐飞机去听音乐会?”这是那天开幕礼结束后我们听到最多的问候。是的,许老师要带我们坐飞机回槟城看钟灵三校音乐会。其他同学都是坐车几个小时才可以到,而我们却是坐一个小时的飞机去听音乐会。这无疑是一种惊喜。


    第一天到达钟灵时,干净的宿舍让我们眼前一亮。宿舍管理员“秀凤姐”给我们收拾好宿舍,给我们准备干净的床单、枕头、枕套。第一晚发现没有被子,江主任特意去帮我们管学生借被子。第二天,秀凤姐就特意带我们去sunshine买。虽然很平常的一件事,但也让我们心里有感动到。来到钟灵之前,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来到钟灵之后,我们却不知能为钟灵带来什么。钟灵独中在我们看来,甚至在教育界看来是一所“非凡”的学校。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要么成绩很好,要么体育很好,要么什么都不好但很听话。一开始在与学校老师和校长的聊天中,我们了解到该校的“全能性”。所谓全能就是书法、国画、剪纸、乒乓球、民乐等等一切我们能想到的跟中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他们全部都有。用校长的话说就是“他不一定样样都好,只要有一样是他喜欢的,他就不会学坏,因为他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他喜欢的事。”而我们的力量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我们一开始很担心自己在钟灵什么都帮不上,虽然我们不是钟灵想要的专业性人才,但是校长很快根据我们的特长对工作安排进行了调整。第一天进入教室以后,有一种hold不住的感觉:泰国学生活泼开朗,但是上课总是用泰语聊天,让课堂显得特别乱;韩国学生文静懂事,但是你不会真正了解他们是否学会了。下课后我们和校长交流了这种情况,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个训练跳蚤走路的故事,一开始拿一个高一点的杯子,跳蚤跳起来总是磕到头它就不跳那么高了,然后逐渐把杯子换低,低到一定程度以后,它就会用走的。做什么事情都要先圈定好规矩,才能更成功。于是第二天,我们就定了不让学生上课讲泰语的规矩,虽然还是会有学生在说泰语,但是大多数已经是做与课堂有关的事情,并且安静了许多。


    “语文是民族的灵魂!”这句马来民族的重要口号,正好说明了马来西亚华人为何对保存发展华文华语和华文教育如此的执着。从1850年在槟城建立第一所五福学院开始,自力更生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已经走过了一百六十年的坎坷历史,目前我们拥有了数以千计的学前教育幼儿园、1270所华文小学、61所华文独立中学,以及三所民办华文大专学院,保存和发展了完整的华文教育系统,已经栽培和继续栽培数以万计精通中华文化的华人子弟,这些华文教育栽培出来的种子,不但服务于当地的华人社会和国家,在地球村时代的今天,他们更以中华民族优秀代表的身份,奔走于世界各个角落,成为备受尊敬的“中华文化使者”。


    那里的学生们每天见到我们都鞠躬问好。有一天我们回去晚了,同宿舍的两个泰国学生一直等我们到十二点多,边画画边等我们到睡着,回来给她们盖被子,不小心吵醒她们,就说“老师你们去哪了?我们等了你们很久。”当时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那时是第一次感觉特别不想离开那里。我们班上的泰国学生和韩国学生最后每个人都有给我们写一小段话,有的学生怕我们看不懂,还写了泰中英三语版本。还有教他们的王老师,每天都会夸我们讲的很好,每天都会和我们交流经验。


    最后一天在机场的时候,平时少言寡语的江主任对我说“你们都很优秀,以后一定会很优秀的。祝你们一切顺利。”简短的几句话,让我心中一暖。两个礼拜的时间,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但是得到了老师、主任甚至是校长的认可,这可能也是我在进步的过程吧。我不会用什么华丽的辞藻来描述我在马来西亚的点点滴滴,但是这两周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一直在我心里,让我时时刻刻都会想到,让我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都会为他人考虑的更多。就像校长说的“现在的年轻人都太在乎利益,什么时候能学会放下了,他也就成功了。”我想,以后无论我是否选择对外汉语教师这个职业,我都会铭记我在马来西亚学到的这些道理,然后认真走以后的每一步路。(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