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教师海外进修】宋文丽,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4年5月28日 13:39:49 浏览次数:

    回顾在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学院(DIT)四个多月的进修学习时光,思考、感慨和收获良多。我主修的是口语交际和商务英语(Oral Communication & the Language of Business),语言学院为国际学生开设的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以及爱尔兰文化研究(Irish Cultural Studies)三门课程并参与旁听商务学院开设的商务沟通(Business Communication)课程。四个月的课程进修使我受益匪浅,口语交际和商务英语课上,我积极思考并参与讨论和分组展示;EAP和爱尔兰文化课上,我更多地感受文化的魅力并与教师、同学积极交流分享;商务沟通课上,我更多地拓宽知识面并借鉴教学方法。另外,我将DIT英语专业和汉语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等进行了书面整理和学习,以期从宏观上了解DIT的课程设置和运作机制,为耿丹学院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意见。我也约见了英语专业和汉语专业的多位任课教师,就语言教学进行了友好的沟通和分享,向他们热情地介绍了耿丹学院,希望他们和学院会有进一步的合作。以下是这段时间以来,我在DIT的几点思考和感受:


    一、高度国际化的办学模式


    DIT与世界很多地区如欧盟、北美、南美、北非、俄国和亚洲等很多科研机构和院校都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伊拉斯谟项目,并与印度、中国和巴西等国家有合作研究计划。值得关注的是,伊拉斯谟项目是欧盟院校之间的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能获得丰厚的奖学金,可以在海外其它高校学习一学期或者一年并实现学分互换;教师员工们也可以获得奖金并到国外授课或者培训。这种高度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极大的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进步,并提升了DIT的国际影响力。


    二、复合型、应用型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呈现复合型、应用型的特点。以语言学院主打的国际语言和商务项目为    例,学生们需要同时学习1-2门外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汉语)和商务课程,语言课程和商务课程的学习时间各占一半。这种应用型和双学位的课程设置能使学生在精通语言和沟通技巧的基础上,具备国际金融管理和营销的专业知识,大大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另外,DIT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从一些专业项目的名称中也能窥见一斑,如烘培糕点、艺术管理、烹饪艺术的健康和营养、酒吧研究、工业数学、摄影、食品创新、电影和广播、汉语和国际旅游等等。这些专业的设置非常接地气,实用性很强,而且非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授课和辅导相结合,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


    DIT的课程表上面很多课程都标注着授课(lecture)和辅导(tutorial)的字样。实际上这是一种灵活的课堂形式,而这种形式对于不同专业的不同课程又各不相同。比如,对于IBL的学生来说,多数语言课程都是tutorial,人数都是10个以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充分的交流,气氛很轻松愉快。针对国际学生的EAP和爱尔兰文化研究人数较多,通常都是讲座型。但是老师知识面很广,通常都是旁征博引,又会数个国家的语言,很容易和学生产生共鸣。数学专业的lecture是授课,tutorial类似我们的习题课,老师或者研究生在习题课上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课后还有专门的学习中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上的另外一门商务系的商务沟通课程则是老师在lecture课上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tutorial课上分组进行展示讲演。这样的安排能够将老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和布置的实际任务结合起来,再加上学生的亲自动手动嘴,可以充分实现知识的内化并且丰富课堂形式,使学生真正忙起来。


    四、丰富的图书资源和便捷的网络


    DIT每个学区都有一个图书馆,有丰富的藏书,所有的借书还书都是自助完成。另外,每个图书馆里面都有一个电脑区域,学生通过学生证号登录就可以使用电脑和网络,浏览查阅这里的图书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和数据库等。教学区和图书馆都有专门的打印专区,学生可以付费打印复印装订。教学区有供教师使用的打印和复印设备,教师可以免费为学生印制讲义。学校的无线网遍布整个教学区,教师上课时可以按照需要打开相应的网站,给学生展示文本、音频或者视频资源。


    五、重教学,“轻”科研;重效率,轻形式


    DIT的是一所教学型院校,以应用和实用为教学宗旨,学生的就业情况很好。教师们多数没有评职称和写论文的压力,即使搞科研也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和自我提高。另外,DIT的教学活动安排十分注重效率和效果,而并不拘泥于形式。比如,这里的授课形式和课程时间相对较灵活,教师自主性比较大。教师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实际需要来选择课堂材料并组织课堂,即使同一门课程的不同任课班级的课堂内容也完全不同。学校保证教学的效果却并不过于重视学生的出勤率,所有到课的学生都有强烈的学习自主性,会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讨论。



    在本次研修之余,我积极听讲座、参与华人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汉语、搜集各种各样的与英语教学相关的真实语料;认识了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等世界各国的朋友,经常和她们一起聚会、聊天、旅游等,享受友谊带来的欢乐;趁天气好的时候走访这里的公园和博物馆,感受这里的美丽景色和艺术底蕴和风土人情。在DIT语言学院师生及耿丹学院师生的帮助配合下(做调查问卷、访谈和数据处理),我将在DIT进修期间随堂听课的感受与国内和耿丹的英语课堂进行对比,结合自己在耿丹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撰写了两篇科研论文。回校后,我计划进一步总结进修学习的体会,结合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所学所感应用到未来的教研活动中。感谢学院为我提供这次海外进修的机会,我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为学院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做出更多的贡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