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学院开展“基于DISC的高情商沟通”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1日 15:22:00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落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5月7日下午,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指导,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主办,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人文学院和北京开放大学共同组织的“职场加油站:基于DISC的高情商沟通”专题讲座在耿丹学院成功举办。

本次讲座作为人文学院师生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旨在助力青年学子掌握高情商沟通策略,提升职业软技能,锻造职业竞争力。

1.jpg

讲座主讲人是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兼职副教授、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防科技学院特聘职教专家、顺义区兼职科研员、国家一级企业培训师杨炳彦老师,她详细讲授了DISC理论知识,引导同学们运用理论分析自身人格特质,并着重强调:“清晰地认识自己与他人的特质是构建有效沟通的坚实桥梁。”


2.jpg

激活DISC 赋能青年沟通技巧

 

解码DISC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和他人沟通。杨老师通过一个生动的问题情境——如何邀请不同性格的朋友去看电影《哪吒2》,启发同学们思考:在面对不同的人格类型时,如何快速理解他人的逻辑思维,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为了帮助同学们获得高情商沟通技巧,杨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DISC 理论在职场中的实际应用,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性格特征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以减少误解并提高工作效率。

3.jpg

杨老师强调,同学们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沟通技巧,不仅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帮助,还能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以及师生互动中受益匪浅,进而获得更丰富的成长与发展机遇。

运用DISC 提升青年沟通能力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表示收获颇丰。深入理解了DISC理论,学会剖析自身与他人性格特质,掌握了针对性沟通技巧。学习职场所需软技能,有助于改善当下校园里的人际交往,让自己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目标与底气,也为更好融入社会、提升综合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4.jpg

讲座收获反馈

作为大学生,在平时的小组作业中,DISC人格中的D型同学可能更关注任务进度,I型同学善于活跃气氛,S型同学默默支持团队,而C型同学则注重细节完美。这次讲座让我明白了人格特质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该应用好自己的特质,扬长补短,更理性地看待自己。

——社工23-1班常之桐

 

在参加本次讲座之前,我对DISC这一名词知之甚少。随着讲座的深入,我领略到DISC这一经典的行为风格分析工具的独特魅力。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调整沟通策略,通过学习和使用DISC工具,减少因风格冲突导致的沟通内耗。

——汉语23-2班杨一诺

 

在参加讲座后,我对人际交往有了全新认知。杨老师结合多种鲜活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四类行为风格的沟通差异。未来,我将主动观察身边人的行为风格,把DISC理论转化为沟通实践,让交流更高效、关系更融洽。

——汉语23-1班谢依霏

 

青年练本领 逐梦强国路

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立志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殷切嘱托下,人文学院立足学生需求,将党的青年工作理念与职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辅导主题系列讲座,助力青年学子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各项职业技能,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的认知,在提升个人竞争力的同时,树立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使命意识。

未来,人文学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开展职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助力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本领,在挺膺担当中书写青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育更多德才兼备、勇于实践的新时代青年先锋!


5.jpg

6.jpg

7.jpg

 

供稿单位:人文学院

编辑审核: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