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期末总结暨教职工大会及培训
2018年7月25至27日,为期三天的“期末总结暨教职工大会及培训”在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召开,学院领导及全体教职工参会。本次期末总结暨教职工大会的主题为“引导育人方法”,培训内容包含共识工作坊建设培训、开放空间技术培训、工作改进故事分享、学生代表分享、教学展示、消防安全讲座等。培训将辅导教职工充分了解“耿丹共识”、PDCA 迭代改进教学法、同伴教学法、学习共识工作坊建设培训、开放空间技术培训、成长故事分享等引导技术。培训实行分为“集中培训”、“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享”、“小组合作学习”、“集中交流”的模式,目的是多种培训形式与内容相结合,给教职工创造性空间进行思考问题、共同学习的机会。
常务副院长丁晓良在会上首先做学期总结报告,主题为“凝聚耿丹共识,落实耿丹共识”,丁晓良副院长在报告中提出耿丹学院发展战略以及15项转型发展的制度设计和变革。耿丹学院发展战略是以形成性评价为特征的养成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在地国际化教育。聚焦于为学生的能力、素质增值。15项转型发展的制度设计和变革包括:1.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改革;2.课上高阶学习与课下自主学习的统一设计,6条教学设计原则;3.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PDCA迭代改进教学法,同伴教学法;4.注重形成性评价,在过程中激发智慧,培养可迁移能力;5.组合学分制:为学生提供四次选择机会,激发学习兴趣,为自己选择负责;6.组合学分制:“核心模块+拓展模块”,将专业核心课程提至大学前两年,而专业的纵向或横向拓展和实习贯穿于大学后两年;7.专业课程通识化:每个课堂都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写作,审辨性思维。通识课程专业化:大学英语向EAP转轨。数学向MAP转轨;8.教学与科研结合,大一大二探究式教学,大三大四真题真做,通过体验来激发智慧;9.耿丹现象:建立校企深度融合机制,整合大学教育与工作场学习,校企合作工作室,三明治课程;10.推行惠及所有学生的在地国际化教育,实行输出带动输入型学习、内隐带动外显学习的英语沟通能力教学,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专业领域内国际规则并能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交流的专业人才。11.开发自动生成过程性评价,跨部门协同的集成育人系统。12.聚焦于全体学生体能增强、身心健康、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大学三年体育课程全贯通。13.录用有国际教育背景、产业经验人才,培训教能,多项优秀评比激发责任心,两闭环评价动态调整;14.学生成长支持系统:除团、学、辅导员、社团外,还设立班导师、学友导师、学生助理、学习型宿舍、行为学分等;15.教学共同体共同治理制度:学生不仅是受教育的主体,而且是参与学院治理、共创共建学习社区的主体,专业运行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院级各委员会均有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参与,民主办专业、民主治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风、教风和校风。
会上,还对本学期学院“突出贡献”、“教学技能大赛”、“我心中的好老师”等进行了表彰奖励。
供稿单位:宣传中心
编辑发布: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