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讲座系列之――中国古代天文与人文

发布时间:2016年5月5日 14:42:07 浏览次数:

    2016年5月4日下午,耿丹讲堂座无虚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冯时教授应邀为同学们作“中国古代天文与人文”的主题讲座。

    冯时教授从“人文”、“天文”、“文化”的释义开始,他提出,人,作为人最需要学习和最应该做好的两件事,一是打好语言学的基础,一是学习哲学。他认为,中西文化各自的特点及相互区别最终都与古人关于天文知识的认识。“天文”即天上的图像,古人观察星象,积累经验,不仅有力地促进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文化观。比如,告诉人们“诚信”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准则,要做到始终诚信。再比如,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即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怀揣对自然万物的敬重之心顺时施政,修炼自己的内心,才是正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是冯时教授对本次讲座的总结。我们如何怀揣“化天下”之责,专注自身,丰富内涵,这既是自我成长之义也是民族文化传承之需,值得每个人深思。(思想政治理论学科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