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暑期俄罗斯考察-城市的灵魂】齐潇,机械工程系教师

发布时间:2014年9月30日 9:38:52 浏览次数:

    刚刚结束了中央美院材料艺术工作室一年的访学,有幸在暑假期间又能到俄罗斯进行材料艺术考察。材料是艺术的物质基础,是形式美的核心因素,不同的材料有着不一样的特性、肌理或应用的方法,材料艺术在欧洲普遍地以多种方式纳入造型和设计艺术教育体系。早期接触俄罗斯的材料艺术是从临摹东正教圣像画开始的,俄罗斯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曾经影响我们几代人,普希金、果戈里、列宾、克拉姆斯柯依、苏里科夫等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都是我崇拜的对象,通过媒介多次对他们的作品拜读研习。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实地观摩了解俄罗斯的艺术状况,这次的俄罗斯之旅使得我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

    经过九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首先到达俄罗斯联邦直辖市圣彼得堡,对这座位于波罗的海沿岸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美丽城市早有耳闻,尤其是享誉世界的列宾美术学院,也是众多师友在此留学交流的地方,更是我心目中的一块圣地,所以到了圣彼得堡必然要先去“朝圣”。在列宾美术学院预科系主任伊凡・依萨科维奇的带领下参观了学院的建筑设施及展馆,他热情地介绍了列宾美术学院的教学情况,虽然他们的艺术材料不断丰富,但是教学理念两百多年间一直坚持写实主义风格。近些年也有对新的材料的尝试和观念实验,正在展出的学生作业印证了这个学院教学理念的变化,虽然不是学院的主流。在列宾美术学院所感受到的是他们坚持传统教育的同时对新的艺术理念的尝试和观念的改变,这也是艺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势所趋。

    而列宾美术学院及周边的建筑也是别具一格的,作为昔日帝都的圣彼得堡留下的俄罗斯古典建筑群和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每栋楼房外墙都有别致的雕刻和优雅的色彩,政府对古典建筑只维修不重建,所以保存非常完好,与雕刻及壁画艺术材料的结合已成为圣彼得堡古典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和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建筑规模宏大、装饰豪华,外表的雕像装饰丰富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都能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单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就有五、六万件藏品。在这里能够观摩到了向往已久的众多世界艺术大师作品的真迹,例如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所藏作品就是一部艺术史,同时也是一部艺术材料演进史。冬宫别具匠心的门廊设计,豪华的科林斯柱式和造型各异的雕塑与花瓶,以及绚丽多样的色彩使冬宫具有俄罗斯巴洛克建筑所特有的豪华风格,辉煌的墙壁装饰材料与天顶壁画的艺术材料的运用更使冬宫本身成为完美的艺术品。冬宫前的皇宫广场就像是个超大的“四合院”,前边的弧形建筑庄重典雅,雕刻材料各有不同。叶卡捷琳娜花园建筑内部的镀金装饰材料辉煌无比,尤其是琥珀宫的室内装饰材料,运用设计了大量的名贵琥珀,材料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夏宫的各种材料雕塑与实用密切相关,喋血教堂华丽的外表装饰与宗教壁画材料有机结合,喀山大教堂内部壁画材料装饰及东正教圣像画营造了浓重的宗教氛围以及老城区的建筑外墙各种材料雕刻样式和丰富的色彩等等,材料艺术潜移默化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使得圣彼得堡成为世界当之无愧的艺术之都。

    之后到了已有800余年历史的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这里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它是欧洲最大的城市。到达莫斯科之后就去了红场,这里周边各种样式的建筑和壁画、雕刻的结合恰如其分,建筑主体颜色类似于我们学院的暗红色调,色彩和谐统一,充分发挥了材料艺术的魅力。红场的材料是用一米四高的石柱铺就的,可见俄罗斯人的做事风格。红场是重要节日举行群众集会和阅兵的地方。西侧是克里姆林宫,北面为国立历史博物馆,东侧为百货大楼,南部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临莫斯科河。列宁陵墓位于靠宫墙一面的中部,有大量的为俄罗斯元帅将军等塑造的雕像,墓上为检阅台和观礼台,城市公共材料雕塑、壁画随处可见。雕塑是莫斯科市内别具风格的装饰,市内多处屹立着用青铜或大理石雕塑的塑像和纪念碑,充分运用不同的材质表现不同的创意,有宏大叙事的青铜雕塑、有浑然一体的大理石雕塑、也有使用综合材料的超写实雕塑等等

    克里姆林宫主体建筑始建于14世纪,宫内有精美的教堂、宫殿、钟塔、塔楼,建筑气势雄伟,金碧辉煌,色彩明朗,举世闻名,教堂及宫殿顶部使用大量紫金进行装饰,壁画、雕刻艺术材料和建筑浑然一体。这里曾是沙皇的皇宫,苏联时期为党政机关驻地,现在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领导团队的办公地点。在克里姆林宫的中心教堂广场,有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和报喜教堂,有容纳彼得大帝以前俄罗斯历代帝王墓地的天使大教堂等,每座教堂都有大量的多种材料的宗教壁画,尤其是天使大教堂内部布满了历代的壁画、圣像画作品,材料丰富、精美至极。莫斯科的教堂经过斯大林“破四旧”时期的拆除,现在仍有五百多座教堂,外观造型各异、装饰各有特点,成为这个城市靓丽的景观,同时也是寄托人们虔诚信仰的所在。

    俄罗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冬季漫长夏季多雨,所以俄罗斯人特别喜欢阳光,就连他们的国花都是向日葵,每到晴朗的夏日,沙滩、公园草地及河畔等处都是男女老少尽量多地露出皮肤在晒太阳,这样的风俗也促使他们更喜欢绚烂的色彩,城市建筑材料的色彩自然也是雅致地五彩缤纷,成为了俄罗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而莫斯科大学的建筑给人印象深刻,让人自然联想到北京展览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建国初期的十大建筑。

    在离地面一百多米深的地铁站里,这样的公共场所除了大型壁画,没有任何广告图片出现,地铁壁画使用的材料类似于中国的陶瓷壁画,依托材料似乎比陶瓷要轻便许多。离地铁站不远处便是二战纪念馆,馆内的全景壁画使用的艺术材料更是应有尽有,甚至使用了真实的武器材料,不管是平面还是立体的材料都综合运用,发挥创意,制造气氛。纪念馆内的标志雕塑使用汉白玉材料,塑造了一位母亲在为战死的儿子祈祷,而雕塑的上方顶子上是用金线悬挂着两千七百万个水晶泪珠,象征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的两千七百万烈士,材料的合理运用烘托出了卫国战争的悲壮氛围。

    在特立季亚科夫画廊所观摩到的俄罗斯艺术大师作品令人震撼,巡回画派的现实主义精神仍然影响深远。而规模宏大的东正教圣像画则是美妙绝伦,圣像画的发展是为东正教服务的,早期的蛋彩画材料是其主要的表现方法,曾经反复揣摩东正教圣像画的材料运用,而当徜徉在一幅幅圣像真迹面前的时候,竟然忘记了材料,似乎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吸引,在众多古老的圣像画里能够品到非常现代的味道。圣像画的世界,是一个内在和谐统一,祥和宁静的世界,虔诚的精神是东正教圣像画的精髓。

    莫斯科河畔爱情桥旁的同心锁“树”已成为人人可参与创造的材料艺术景观,墓园里雕刻的丰富材料运用使人们在怀念的同时对逝去的亲人有了更加丰满的印象,甚至街道两边不经意看到的公共装饰画或者海报,都非常注重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等等。俄罗斯城市里的材料艺术无处不在,他们善于使用材料并将其变为艺术,使其成为城市的灵魂。提示于我们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今中国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非常迅速,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那么我们快速扩张的城市有没有文化艺术?我们的城市有没有灵魂所在?是值得深刻思考的。

    俄罗斯材料艺术的发展是潜移默化的,是不经意渗透在他们的城市文化之中的。当代中国综合材料艺术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传统还是非传统的或者中西结合的,五花八门的样式,似乎在当下都能见到。这样的现实,一方面可能被誉为丰富多彩,而另外又有可能是泥沙俱下的,肤浅的、急功近利的、没有品味的材料艺术和这个时代的现状也许不谋而合。如何把握材料艺术的方向,如何建立我们自己的,具有原创价值的综合材料艺术,使我们的“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摆在我们艺术教育的面前。精神穿透材料而存在,材料才会有生命力,由于综合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突破,今天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艺术材料和材料艺术。

    综合材料艺术是具有跨界性的、综合发展倾向的高度交叉性、创造性和应用性的学科。在城市的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材料艺术的可能性,这是提升创意思维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城市文化艺术的重要措施,也是城市的品味和灵魂所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