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办学特色及外考官制度
学生毕业作品
学生毕业作品
组合学分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耿丹学院经过十三年的发展,积极探索适合耿丹学院学生和教师特点的教育方法。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秉持教育的使命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焰,引发潜藏在学生内心的智能,培养具有创造力、充满好奇心并能自我管理的终身学习者,使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既有职业上手能力,又具备人生发展潜能的应用型人才。综合欧盟教育体制和美国选课制的优点,开发了“组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总学分 240 学分,每个学分对应 25 学习课时,包括师生共同学习学时和学生自主学习学时(含工作室学时和做项目实践学时),不同课程的师生共同学习时间所占比例不同。老师注重引导同学学习该专业领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课上、课下,课前、课堂、课后统一设计教学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的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而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
组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 4 次选择机会、5条发展路径,鼓励学生学会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发现自己,按照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自主选择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权,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新的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听课课时计学分政策改为按学生总学习时间计学分,课上、课下统一设计教学过程,采取 PDCA 迭代改进教学法,培养学生素质、转变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基于学习产出重建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注重人文精神与专业能力之间取得平衡,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
耿丹学院一直将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组合学分制培养方案在教学方面需要教师在充分研究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解构和重构专业课程,统一布置课堂前置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二次备课;在每次课堂上,统一对作业进行评价和小组互评,组合学分制培养方案注重过程评价,相对缩减期末考试的占比,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外考官制度保障教学质量
为有效推进国际化进程,确保专业培养质量,耿丹学院于 2017 年在所有专业全面实施外考官制度。外考官制度设计是欧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外考官由学术委员会任命,每个专业至少聘请两名外考官,一名来自其他院校,一名来自业界。2017 年,学院为 23 个招生专业和两类基础课程聘请 47 位外考官。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冯氏集团、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洛可可创新设计学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软国际、中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软件行业协会、零号线互联网餐饮集团、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委会、青青树动画公司、DDON 笛东联合景观规划设计院、华狮品牌全案机构、中影集团、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领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业界人士。
除此之外,本届外考官还包含两名国际外考官,均是业界专家和大学教授。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外考官的参与,耿丹学院的比较标准会更加国际化。外考官主要对评估方法、评估标准、评分方案负责,查看并确认考试试题;检查学生课业表现并对学习成效的适恰性提出建议;查看学生作业以及评分,确保学生成绩的公正性;检查评价过程;检查专业课程结构;参加评价委员会会议。教师们对外考官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希望与外考官更多的互动交流并表示获益匪浅,除了集中进校检查,老师们希望外考官在学年中间互动交流。外考官工作的重点:一是制定外考官工作手册;二是安排外考官在学年中间进校开展工作;三是提前确定评价委员会会议时间;四是在 2017-2018 校历中呈现外考官重要工作的时间节点;五是整合质量保障文件,包括外考官制度,形成整体文件并发布实施。
编辑发布: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