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西澳寒假课程项目】李一帆 2015级财务管理专业3班
交流经历:2016年1月参加学院西澳寒假课程项目
在下笔之前,犹豫了很久,到底要取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符合心意。思前想后认为,我们大概只有走出去了,才知道自己为谁,天地为何物,我为何而生。走出去,才能更了解内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想这也大概就是我所理解的“归真”。
那是1月9日的晚上,凌晨的马航,带着未知的心情,一行人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对的,一切都是未知……然而我又那样的茫然,许多的第一次,将在这里发生。终于一路飞机劳顿,次日下午抵达西澳首府珀斯。
古人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迎面而来的是宜人的气候,和鲜花盛开,绿草茵茵的美景,这里是珀斯。然而南半球的那边景色虽美,可也硬生生地让我感觉到了“陌生”。这里没有熟悉的语言环境,没有熟悉的生活习性。有的只是漫天听不懂的语言和搞不懂的交规以及晕头转向的路线。于是刚下飞机,我整个人都“懵”了。Homestay的家人来接我的时候,告诉了我上学的路线,半懂半不懂的我,仿佛被看出来了焦急的神情。于是她放慢语速,又详细讲了一遍。那一刻忽然感觉到一切都要靠自己了。回到家,简单认识了一下寄宿家庭的来自各国的朋友们,便早早睡下了。
于是乎第二天,带着要自己去上学的任务,早早起了床。正式开启了澳洲生活。当天认识了西澳大学。那是一个有着公园的风景,动物园的生物和植物园的美景的校园,学校后面还有很大的天鹅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多数白天我们要在这里学习。外教老师“俯下身”尽可能地用我们能听懂的语言逻辑来教我们。课堂很活跃,我们都很开心。课堂上受者语言的熏陶,渐渐地在这样潜意默化的环境里,练出了自己的口语,也终于在最后一节课堂上我得到了Will老师的肯定。
除了在学校上课之余,课堂,还有丰富的活动。我们一起乘校车去动物园,巧克力工厂,南印度洋,国王公园…… 一起烧烤,一起欢乐,时光甚美。其间有幸赶上了澳大利亚的国庆节,虽然那一天受到节日的影响,交通不便,但是那一晚却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放学之后我没有和大多数人一样去市里看烟花,而是早早地回到了家中。由于家在市中心附近的因素,在晚上我和我的homestay家人准时在家门口附近看焰火表演。烟花绚烂,花样地呈现在天空中,虽然只一刹花火,但那一刻却已成为永恒……
课堂学习和课余活动都还不足以证明我来过了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感受风土人情和文化。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珀斯是全球宜居城市之一。这里有着极其“慵懒”的生活气息,和北京截然相反,早上人们从来不会急匆匆地赶公交,地铁去上班。这里还有一个比较日常的交通工具――火车。从不见到这里有“堵车”的说法。最大的程度充其量是车上坐满了人,而且公交车的停车时间会很长,即使慢慢悠悠地走路,也能赶上前方的车。完全没有“追车”的概念。这里我要提一提公交车的最大不同。到站无提示,无售票员,需要自己识路并且到站前按车上的红色“STOP”按钮才会停车。所以刚刚到这里的时候会有很多人坐过站亦或是走丢。以至于刚刚开始每天上课老师都会统计,今天迷路了多少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在回家的过程中,由于车前有一个老人过马路所以司机不得不猛踩刹车,导致车上的乘客惯性向前俯冲。此时司机站起来,走出铁门,友好地问车上的乘客门:everybody is okay?…… 澳洲人也是典型地“friendly”的代名词。刚开始上下学总需要请求帮助的我,在向路人ask for help的时候,用着蹩脚的口语蹦单词,但是友好的澳大利亚人民很是乐于助人,他们的亲切不仅仅表达在家人中,也包括着陌生人,即使是一个过客甲乙丙丁。就连清晨的校园,早起的清洁工人和施工人员都会对你微笑着说good morning!就这样为你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接下来我就要说一说我的homestay家人了,我的寄宿家庭由房东太太,两个北京姑娘,一个韩国妹子和一个泰国人组成。虽然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习俗,倒也还算其乐融融。偶尔也有着文化相撞,但带着文化的差异性和包容心态,几个女孩子饭后聊天,房东太太的爱心饭后甜点也成了每天的必需品。不得不提的是,这是一个有素质和礼仪的国度。中国古话说得好,入乡随俗,那么这里亦是如此。默默地遵守着这里的规则,才能生活快乐。房东太太很开朗,饭桌上大家总是一起聊天,这样也让大家很快熟悉起来,记得有一天,在我的话题带领下,大家聊起了各自国家的综艺节目和明星,这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笑。开心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就要和她们挥手告别,珍重!
西澳之行21天,留下的是永远。在珀斯,我学会了独处,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适应,学会了挑战恐惧……我想,走出去的意义,不单单是让我看到了世界有多么的精彩,更在于,让我认识到了自我的不足,并学习如何在未来成就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