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耿丹】新华网:北工大耿丹学院多种手段提升学生体质

发布时间:2014年4月30日 8:21:50 浏览次数:

    2014年04月29日  来源: 新华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总要求。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积极采取措施,狠抓落实,对学校体育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并取得良好成效。

    北工大耿丹学院自2007年在全国高等学校中率先提出“体育全贯通”的改革目标,将体育必修课程由教育部规定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并提出以业余体育竞赛为先导,以体育教学为基础,全面带动学生群体锻炼的学校体育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学生2010年至2013年体质测试的合格率分别为75.4%、77.1%、81.4%,呈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同时,学院业余体育代表队竞赛成绩也不断攀升,田径队、女子篮球队、健美操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等均夺得北京市高校联赛冠军。业余体育代表队优异的竞赛成绩,更是促进了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目前,学院登记注册体育社团达12个,每年组织20多项各类群体竞赛,实际参与人数达到学生总数的50%以上。

    据北工大耿丹学院体育部负责人介绍,学院2013年5月提出了“由竞技体育向运动健身体育转变”的目标,具体措施包括:将每学期体育课2学分36学时改为2学分80学时,延长体育课时间;将3年制体育必修课的第一年(大学一年级)改为晨练课等。这样的改革措施,大大增加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学生体质的全面提升以及体育群体活动的高参与率是全院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更得益于学院领导层的重视与支持。由学院院长牵头拟定的有关耿丹学院体育教育发展的《体育代表队管理办法》、《群体工作实施办法》和《篮球、乒乓球竞赛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使学院体育教育改革工作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身体素质事关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民族未来。大学生群体的体制水平影响着国民体质的整体水平,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锻炼大学生的健康体格,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普通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北工大耿丹学院表示,他们将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育的实效性,锻造出越来越多的身体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大学毕业生。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4-04/29/c_126446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