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赴美高端实习】郭慧雨,2011级经济与管理系财务管理专业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4日 17:45:23 浏览次数:
交流经历:2014年7月6日至2014年8月12日参加赴美高端实习项目
郭慧雨:在申请去美国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正好临近考四级,所以我做了大量的四级阅读和听力。还买了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书,同时进行巩固。晚上我会选择看美剧,一方面用来练习听力以及口语,甚至美国当地的一些俚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感受美国人说话的语音、语速。等到了美国就发现,当地的一些交流其实和美剧里的交流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自己也比较快的适应了语言环境。在语言方面,我觉得练习听力和口语不仅方便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可以作为出国之前功课里的重中之重。我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出国之前可以先利用网络看看美国当地的一些报纸,学习一些平时在书本上很少遇见的新单词并且可以提前了解美国当地的一些新闻以及文化,提前感受美国当地的生活。
记者:学长在参与美国企事业、非营利机构职业培训的时候学习到了什么?和国内有什么差别呢?
郭慧雨:我在两个地方工作。一个是财务管理事务所,还有一个是儿童博物馆。在中国没有财务管理事务所这一行业,所以我在事务所里感受到了美国人对财务方面的需求,上到80岁老年人下到20几岁年轻人都会到财务管理事务所,把资金交给事务所来保管打理,去进行投资,让钱生钱,美国人大多都是属于冒险型的理财人。事务所做的事就类似于国内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但是事务所是私人的一对一形式,这样可以和客户进行最详细的沟通。在当地的儿童博物馆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志愿者活动,因为我在院团委任职期间也做了不少的志愿者活动,两国志愿者活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的志愿者活动比较偏向于不停的做工作,去完成任务,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先帮我们安排工作,如果这个工作不适合我们的话,还可以进行调换,比较灵活一些。在儿童博物馆我带孩子们了解这个城市(DOVER)的历史,自己也会学习到关于纺织的一些技术,亲自动手参与进去,与孩子们乐在其中。最有趣的一项任务是教孩子们给他们的玩具泰迪熊看病,在这个有趣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学习到了看病的方式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习到了看病最基本的方法。这里的志愿者活动不仅有益而且具有实用性,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记者:学长在美国参加实习的课余生活中都做些什么?
郭慧雨:我的课余生活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寄宿家庭里――在寄宿家庭的时候就和老奶奶、老爷爷一起做家务,除草,做饭,聊天,由于老奶奶和老爷爷比较钟爱中国菜,有时我也会做几道中国菜和他们一起分享我们这儿的美味。老爷爷和老奶奶也会开车带我一起去购物,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去吃冰淇淋,同时也会给我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感受当地闲适的生活。当家里有亲戚来的时候,老爷爷和老奶奶也会向亲戚们介绍我,让我和他们一起交流两国之间的生活感受。老爷爷和老奶奶还会开车到我到波士顿,带我去MIT和哈佛,让我感受美国教育的文化和魅力。第二部分是在寄宿家庭外――在去美国参加培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的朋友,我们距离也不远,所以周末我们会一起相约去另外一座城市玩儿,把州里的城市都走一遍,感受每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亲眼欣赏那些美丽的风景。事务所的老板也经常带我去开快艇、打高尔夫球,感受美国年轻人的生活和娱乐精神。
记者:在美国实习期间有给学长你带来什么收获?
郭慧雨:我的收获也分好几个方面。第一,当然就是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那个城镇上貌似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所以没有机会说中文,迫使自己每天学习英文,用英文跟老奶奶和老爷爷聊天,看英文报纸,看英文电视。第二是专业方面,我是学财务管理的,因为国内没有财务管理事务所,在美国的财务管理事务所里开了眼界,了解到了两国人民理财观念的差别。第三是人际交往方面,在这一趟的实习过程中我认识了挺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这个项目的同学们有一半都是研究生,从他们那里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考研方面的建议,也跟他们一起共同度过了这一两个月的时光,一起结伴旅行,一起结伴学习新知,更深层次的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第四个收获其实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愿望,通过这次的赴美高端实习,了解到了美国的人文、地理、经济、教育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也算是圆了自己的“美国梦”。
记者:学长对于接下来想参加赴美留学项目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郭慧雨:希望接下来参加赴美留学项目的学弟学妹们到了美国之后,可以多跟house family家庭以及你的雇主多多交流,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以及你所不曾了解到的美国,这些都是在网络和书本上不常出现过的东西。美国人比较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弟学妹们也可以多学习传统文化,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带到美国,与当地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再一点小建议就是可以多多参与美国当地的活动和娱乐,符合时代的口味,感受不一样的精彩,也可以为自己的留学增添不一样的色彩。最后一点,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学做中国菜,不仅可以给美国的朋友展示自己国家的口味,也同时方便了自己的口味,一举两得。(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
记者:去美国之前,学长在语言方面做了哪些功课?
郭慧雨:在申请去美国实习的那段时间里正好临近考四级,所以我做了大量的四级阅读和听力。还买了一些关于英语学习的书,同时进行巩固。晚上我会选择看美剧,一方面用来练习听力以及口语,甚至美国当地的一些俚语。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感受美国人说话的语音、语速。等到了美国就发现,当地的一些交流其实和美剧里的交流几乎一模一样,所以自己也比较快的适应了语言环境。在语言方面,我觉得练习听力和口语不仅方便而且非常具有实用性,可以作为出国之前功课里的重中之重。我还建议学弟学妹们出国之前可以先利用网络看看美国当地的一些报纸,学习一些平时在书本上很少遇见的新单词并且可以提前了解美国当地的一些新闻以及文化,提前感受美国当地的生活。
记者:学长在参与美国企事业、非营利机构职业培训的时候学习到了什么?和国内有什么差别呢?
郭慧雨:我在两个地方工作。一个是财务管理事务所,还有一个是儿童博物馆。在中国没有财务管理事务所这一行业,所以我在事务所里感受到了美国人对财务方面的需求,上到80岁老年人下到20几岁年轻人都会到财务管理事务所,把资金交给事务所来保管打理,去进行投资,让钱生钱,美国人大多都是属于冒险型的理财人。事务所做的事就类似于国内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但是事务所是私人的一对一形式,这样可以和客户进行最详细的沟通。在当地的儿童博物馆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志愿者活动,因为我在院团委任职期间也做了不少的志愿者活动,两国志愿者活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国内的志愿者活动比较偏向于不停的做工作,去完成任务,而国外的志愿者活动可以先帮我们安排工作,如果这个工作不适合我们的话,还可以进行调换,比较灵活一些。在儿童博物馆我带孩子们了解这个城市(DOVER)的历史,自己也会学习到关于纺织的一些技术,亲自动手参与进去,与孩子们乐在其中。最有趣的一项任务是教孩子们给他们的玩具泰迪熊看病,在这个有趣的过程中,不仅自己学习到了看病的方式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习到了看病最基本的方法。这里的志愿者活动不仅有益而且具有实用性,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知识。
记者:学长在美国参加实习的课余生活中都做些什么?
郭慧雨:我的课余生活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寄宿家庭里――在寄宿家庭的时候就和老奶奶、老爷爷一起做家务,除草,做饭,聊天,由于老奶奶和老爷爷比较钟爱中国菜,有时我也会做几道中国菜和他们一起分享我们这儿的美味。老爷爷和老奶奶也会开车带我一起去购物,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去吃冰淇淋,同时也会给我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历史文化,感受当地闲适的生活。当家里有亲戚来的时候,老爷爷和老奶奶也会向亲戚们介绍我,让我和他们一起交流两国之间的生活感受。老爷爷和老奶奶还会开车到我到波士顿,带我去MIT和哈佛,让我感受美国教育的文化和魅力。第二部分是在寄宿家庭外――在去美国参加培训的时候,认识了一位华中师范大学的朋友,我们距离也不远,所以周末我们会一起相约去另外一座城市玩儿,把州里的城市都走一遍,感受每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亲眼欣赏那些美丽的风景。事务所的老板也经常带我去开快艇、打高尔夫球,感受美国年轻人的生活和娱乐精神。
记者:在美国实习期间有给学长你带来什么收获?
郭慧雨:我的收获也分好几个方面。第一,当然就是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那个城镇上貌似只有我一个中国人,所以没有机会说中文,迫使自己每天学习英文,用英文跟老奶奶和老爷爷聊天,看英文报纸,看英文电视。第二是专业方面,我是学财务管理的,因为国内没有财务管理事务所,在美国的财务管理事务所里开了眼界,了解到了两国人民理财观念的差别。第三是人际交往方面,在这一趟的实习过程中我认识了挺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这个项目的同学们有一半都是研究生,从他们那里我也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考研方面的建议,也跟他们一起共同度过了这一两个月的时光,一起结伴旅行,一起结伴学习新知,更深层次的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第四个收获其实也算是圆了自己一个愿望,通过这次的赴美高端实习,了解到了美国的人文、地理、经济、教育等等各方面的知识,也算是圆了自己的“美国梦”。
记者:学长对于接下来想参加赴美留学项目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吗?
郭慧雨:希望接下来参加赴美留学项目的学弟学妹们到了美国之后,可以多跟house family家庭以及你的雇主多多交流,在跟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以及你所不曾了解到的美国,这些都是在网络和书本上不常出现过的东西。美国人比较喜欢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弟学妹们也可以多学习传统文化,把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带到美国,与当地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再一点小建议就是可以多多参与美国当地的活动和娱乐,符合时代的口味,感受不一样的精彩,也可以为自己的留学增添不一样的色彩。最后一点,学弟学妹们可以多学做中国菜,不仅可以给美国的朋友展示自己国家的口味,也同时方便了自己的口味,一举两得。(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