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疫情——国际设计学院师生公共艺术作品(一)

发布时间:2020年4月7日 14:46:50 浏览次数:

《公共艺术基础》是环境专业二年级的基础课程,于近日在线结课。课程鼓励同学们以公共艺术的方式介入疫情,并由此设定了命题作业。大家关注病毒流行的严峻形势,表达战胜疫情愿望的同时,也在保存一份属于自己的抗“疫”档案。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够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命运无常的畏惧,由此使行为与情感得到约束和净化。在冠状病毒全球肆虐的境况下,回归悲剧语言,从个体反思开始,成为同学们进行创作的基本态度。

他们用三维可触的艺术形象展现悲剧性的隐喻、象征结构;他们在创作中由技入道,心性与学识得到升华;他们怀着赤子之心,将这段历史诉诸于烙有时代特征的造型中。

01.png

《四海同舟》 作者:王洪洲 制图:陆雨薇

02.png

《反思》 郭炳龙


03.png 

《困》 史菁菁  

04.png

《破・盛》 赵紫薇

 

05.png

《飞翔》 魏啸天   

06.png

《破茧成蝶》 卢欣

07.png

《食》 贾沛雯


08.png 

《逆行者》 曾雨卉  

 

 

课程体会: 

环境18-1班 刘佳宁

课程只有短短的24学时,但我们真正的融入了公共艺术课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非常有意义。几周的课程,我不仅看到了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还看见了自己思维的局限与不足。这段时间师生经常深夜还在讨论方案,感谢老师不辞辛苦的帮助我们一次次修改作品。

 

环境18-3班 张雪

此次课程让我对公共艺术有了深层的理解,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我的作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我也学会使用新的制图软件,让我获得很大成就感和满足感。

 

 

撰稿人: 王洪洲 耿丹国际设计学院环境专业教师

 

供稿单位:国际设计学院

编辑发布: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