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文化,争做传播使者――北京市汉语教师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18年7月11日 15:32:07 浏览次数:

      2018年7月,北京市汉语教师队伍建设项目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进行。本项目旨在加强国际汉语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优秀教师,更好的实现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让汉语更快地走向世界的使命。



      此项目设置了汉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法,文化及文化教学与体验,讲座类课程三部分。特聘请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各高等院校的知名教授、副教授任教。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2015级与2016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的全部教师悉心指导。




      第一部分为汉语课堂理论及教学法,主要包括课堂管理及测试与评估等。天气虽炎热,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并没有受到天气的影响,汗流浃背的老师依然在站在讲台上为我们传授知识。



      第二部分的文化及文化教学与体验,同学们对于体验兴趣盎然。国画,中国结,剪纸,中国舞,太极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教学及体验,本次项目还包括外出实践考察。2018年7月7日,在汉语国际教育教研室各位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首都博物馆。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中国的历史,以便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向外国留学生介绍,让世界人民都能够了解中国,领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璀璨的民族文化。




      同学们对博物馆里陈列的展品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通过老师们的讲解和介绍,更是增强了同学们对于历史的理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展现了李大钊的品格和志向,为了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写文章是宣传革命最好的方式。




      观展期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师生以及同学之间积极交流,并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容讲解给同学们,这也让同学们对中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


      在这次参观中,同学们就像进入了时光隧道,古朴的青铜器,精美的字画,美轮美奂的玉器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好奇的来,惊喜的走,这里的一切填补和丰富着我们的身心,更为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向世界人民传播中华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学们也会将其运用到教学活动的实践中,积极为党和国家做贡献。






     不知不觉中,课程学习已过三分之一,同学们的知识储备也在不断的扩大,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本次的学习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共同为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供稿单位:人文学院


编辑发布: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