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烈士精神,告慰烈士英灵
发布时间:2014年9月29日 18:02:57 浏览次数:
弘扬烈士精神,告慰烈士英灵
――耿丹学院全体师生深切缅怀耿丹烈士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之际,中国迎来首个“烈士纪念日”。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向烈士致敬,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人的缅怀和敬仰。
耿丹学院是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一所民办高等学府,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耿丹是中国早期的革命家、教育家,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年仅19岁的他作为学生军大队长参加了武昌辛亥首义。之后又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荣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19年6月,学成回国,任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师,结识了同校教授陈独秀和李大钊,并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与新旧银行团》的长篇论文,科学地阐述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和中国必然爆发革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引起社会强烈共鸣。1920年底,回到湖北,担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和武昌商科大学教授,后二校合并为武昌大学,就是今天的武汉大学的前身,耿丹任代理校长,期间创建学分制、男女同校、旁听生制等制度。1926年7月10日,北伐军攻克湖南长沙,耿丹作为教育界代表,随董必武、李汉俊赴湖南慰问。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武汉国民政府为防不测,任命耿丹兼任第十五军副军长。8月11日,蒋介石反动集团将其杀害,时年35岁。1957年5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并向其亲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证》,文曰:“耿丹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给予耿丹以高度评价。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是由耿丹先生的后人创办,“耿耿丹心,为国为民”的八字校魂,恰到好处的体现了革命先烈不朽的精神和学院的创办初衷。因此学院秉承“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理念,创办者不仅把自己全部财富投入了办学,而且全部学费也用于办学。正是凭着拳拳的爱国情怀和这种人间大爱,十年来,耿丹学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如今,耿丹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凝聚成为这所大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更是办教育的核心理念。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建设国家的历史责任感。
烈士精神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培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资源。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耿丹学院将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每一个烈士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耿丹学子将弘扬爱国情怀,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时刻准备着。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加振奋精神、牢记使命,用个人的行动,去告慰烈士英灵,并像广大先烈一样将铮铮爱国情、民族情永远铭刻心中。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耿丹烈士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