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学院优秀教师风采系列之四:王娟 ―― 不普通的“普通”教师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5日 9:53:53 浏览次数:

“我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最普通的一个老师”――这是王娟老师每次向同学们做自我介绍时的经典话语。作为   20102011年度耿丹学院优秀教师,她曾荣获2010年青年教师教案评比 “最佳教案奖”、2011年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这位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的“普通”老师并不普通。


    提起王娟老师,国贸专业的同学们一点也不陌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负责的工作作风,在耿丹学院已从教四年的王娟老师给同事们、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严谨既是性格亦是态度


王娟曾在企业从事贸易工作,负责过签订与履行外贸合同、缮制单据和国际结算等业务,这些工作经历使她养成了格外严谨的工作态度,缜密细心的性格也在这一时期凸现出来。来到耿丹学院之后,王娟老师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深深地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和同事。


王娟老师常对学生说:“同学们上课迟到,可能只是被扣掉几分的平时成绩,但如果在工作中迟到就会耽误大事儿,尤其是国际贸易行业。贸易谈判时你应该提前510分钟等候你的谈判对象,而不是让对方等你,这个小细节也许就决定了你是否能赢得这次的贸易机会。”王娟老师认为,严格的要求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养成严谨的意识,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以后的工作失误。


在平时的工作中,王娟老师的严谨负责也得到了同事们的交口称赞。她十分注重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每次在上课之前都要温习讲课的内容,理清思路,力求讲课连贯、精准;此外,她备课时除了认真研读教材外,还查找翻阅一系列参考书,通过比较、借鉴,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点,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得相对准确,对理论的来龙去脉也比较清晰。


 


教学重在实际应用


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王娟老师的一大教学特点。从教前丰富的贸易工作经验使她在实际操作知识方面获益良多,也为她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


王娟老师认为,教学的关键是在于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应用,讲课需要在讲清理论的基础上突出实践。王娟老师非常关注社会生活中与国贸相关的时事,她经常从本专业领域的杂志期刊和网络资源中,搜集时下的热点资讯,再将这些热点结合相应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


她说,“只有理论的课堂是枯燥的,多了解和参照一些应用实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理论,同学们会更感兴趣。用经贸热点和一些理论前沿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凸显出来,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另外,讲课时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实际上也是应用知识的一个体现。所以,有时候我比较喜欢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有时候也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题,让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事实证明很多同学都展示得不错,课堂效果很好!”


 


热爱才能做到优秀


从辞去工作攻读国贸专业研究生,到加入耿丹学院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王娟老师直面过诸多的挑战,也克服了许多的压力。现在,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她直言自己压力依然不小,不过凭着对专业的热爱,凭着对职业的忠爱,她坚信自己能够承担好教育教学的职责。


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是王娟老师从教的动力。王娟老师喜欢把学生称作“孩子”,虽然只是个简单的称呼,却自然流露出了她对这帮“孩子”们的关爱。王娟老师教的大多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对于正处在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孩子”来说,此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都会在下课后,向王娟老师请教学业、考研、求职等各方面的问题,王娟老师都会耐心解答,直至“孩子”们满意为止。有时候王娟老师甚至会在下课后,再在教室里坐上一个多小时,只为了完全解答所有“孩子”的疑问。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孩子”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心事诉诸于这样一位热爱教育的老师,把自己的迷茫与困惑袒露给这样一位爱护学生的师长。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对专业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王娟老师无论是在科研方面,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有着不菲的收获。她先后在《国际经贸探索》、《现代财经》和《北京工商大学(社会科学版)学报》等经贸类核心杂志上发表文章,参与了《北京服务业国际化发展研究》等书籍的写作;在学院组织开展的各类教学竞赛中,她累次获得荣誉,成为青年教师的表率。


在从教的四年里,王娟老师也收获了许多感动:来自领导的关怀与指导,来自学生的关心与感激,来自教师之间的关切与帮助……这些都使王娟老师体会到了耿丹学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采访人:张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