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丁圆教授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2015年9月26日 14:02:30 浏览次数:
9月23日,艺术设计系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建筑系丁圆教授来到学院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师生举办了一场名为“走向设计”的讲座。
丁圆教授指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能力:设计与规划能力、植物应用的能力、工程技术的能力、保护生态的知识和管理能力。他提出同学们的思想认知不能局限于本学科的体系,还要注重不同学科的相互联系。对于建筑园林景观的学习,工作室的同学们要掌握设计者的思想逻辑:第一个阶段,为什么要去做;第二阶段,讲究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三阶段,想法的表达;第四阶段,通过实践进行设计的表达和展现。丁教授用陕西西安的真实会场布置的案例,让学生通过了解材料的采集和应用,优化了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前期的信息采集分析能力,从而完善教学中实践性的缺漏。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协作与配合,提升了合作能力,学生们自己参与改造,通过软件/模型等方式,表达出他们的思维与想法。
丁教授还介绍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布置的方法,通过内部的空间分割,软件的设计应用,设计出空间的布局,而装饰的摆放应结合空间环境,利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来设计,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空间,方便人们的应用。丁教授鼓励学生们关注社会的热点课题,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和设计水平。
通过讲座,深化了学生对工作室的认识与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方向与就业方向。
丁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博士后,曾任日本国立三重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工学研究科研究助教、(株)北川组建筑设计师等。现为中国建筑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会员,中国科协流行色协会建筑环境色彩委员会委员。重点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与文化承继,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文化性建筑设施的区域规划与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色彩与文化及相关设计方法论研究等。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日本建筑学会地域设施委员会论文集、中国科协年会等中外专业期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2001年获日本建筑士协会福井支部传统保护地区建筑与环境再生提案的优秀设计奖。 2002、2003年两次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全国设计竞技东海支部奖。 2005年获北京奥组委主办的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整体方案设计三等奖和个体设计优秀奖。 2006年获中国科协流行色协会 “和谐人居环境”优秀论文奖。 2008年获北京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奥运贡献表彰和中央美术学院奥运突出贡献奖。
丁圆教授指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能力:设计与规划能力、植物应用的能力、工程技术的能力、保护生态的知识和管理能力。他提出同学们的思想认知不能局限于本学科的体系,还要注重不同学科的相互联系。对于建筑园林景观的学习,工作室的同学们要掌握设计者的思想逻辑:第一个阶段,为什么要去做;第二阶段,讲究运用方法来解决问题;第三阶段,想法的表达;第四阶段,通过实践进行设计的表达和展现。丁教授用陕西西安的真实会场布置的案例,让学生通过了解材料的采集和应用,优化了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前期的信息采集分析能力,从而完善教学中实践性的缺漏。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协作与配合,提升了合作能力,学生们自己参与改造,通过软件/模型等方式,表达出他们的思维与想法。
丁教授还介绍了建筑内部的空间布置的方法,通过内部的空间分割,软件的设计应用,设计出空间的布局,而装饰的摆放应结合空间环境,利用环境对人的影响来设计,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空间,方便人们的应用。丁教授鼓励学生们关注社会的热点课题,通过实践的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和设计水平。
通过讲座,深化了学生对工作室的认识与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方向与就业方向。
个人简介:
丁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博士后,曾任日本国立三重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工学研究科研究助教、(株)北川组建筑设计师等。现为中国建筑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会员,中国科协流行色协会建筑环境色彩委员会委员。重点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与文化承继,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文化性建筑设施的区域规划与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色彩与文化及相关设计方法论研究等。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日本建筑学会地域设施委员会论文集、中国科协年会等中外专业期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2001年获日本建筑士协会福井支部传统保护地区建筑与环境再生提案的优秀设计奖。 2002、2003年两次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全国设计竞技东海支部奖。 2005年获北京奥组委主办的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整体方案设计三等奖和个体设计优秀奖。 2006年获中国科协流行色协会 “和谐人居环境”优秀论文奖。 2008年获北京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奥运贡献表彰和中央美术学院奥运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