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丹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教研聚力 共探教学新路径
2025 年 7 月 3 日,大学英语教学部全体教师齐聚综合楼 303 教室,开展集中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教学研讨的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即近期相关工作安排和五位教师的教学分享,明确工作安排,保障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同时,聚焦核心教学问题与挑战,为未来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研会上,教学秘书余达老师首先对下学期的排课工作做了解释和说明,然后又对近期的相关教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部署。然后,大学英语教学部负责人王秀红老师就2025级课程大纲修订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王老师强调了课程大纲的重要性,也提醒参与修订工作的老师以大纲修订要求和所给参考范例为依据,在修订过程中注重学习产出和课程内容部分的变化,注意使用规范的语言和格式。为帮助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北京外研社和上海外教社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多个暑期培训的机会,王老师鼓励大家积极报名参加暑期培训,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本次教研的核心是五位英语教师的教学分享环节。五位老师围绕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AI赋能大学英语教学、项目式教学和四六级教学提升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
商玉云老师以 “耿丹学院大学英语课设计的分享” 为题,结合耿丹学院的学情和培养目标,强调授课内容设计对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她以大学英语 4(艺术类)第四单元 “Circular or angular—The shape of a logo speaks” 为例,分享了如何将专业主题与英语综合能力提升相结合,在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融入 Kahoot、Grammarly、Deepseek 等国内外先进的工具应用,增加学习互动和趣味游戏环节,量体裁衣地设计出难易适中、有趣且环环相扣的课堂学习体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成绩,特别是学习动力都有了显著提升。
张娟老师在 “教学反思” 的分享中,介绍了如何将 AI 工具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利用 deepseek、Kimi 等工具生成课堂随机点名小工具,安排课程作业总结课文重点词汇、例句和音频,鼓励学生以课文为案例制定词汇库。同时,她还分享了项目式教学探索,如围绕包豪斯设计理念展开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以及小学期实用英语训练营结合实际情景设置的小组任务和个人任务。
刘芳老师以 “四级翻译分类主题讲解” 为题,分享了其课堂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授课环节。刘芳老师指出,四级听力和阅读理解通过讲解解题技巧,靠课下刷题就可以做到成绩提升,而写作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英语思维,整个写作过程其实就是汉译英的过程,想一句汉语写一句英语,再加上大部分学生语法基础薄弱,很难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所以刘芳老师在课上比较注重学生汉译英能力的培养。刘老师重点与大家分享了一些四级核心翻译技巧和注意事项。
芮艳芳老师在 “项目式教学的应用” 分享中,介绍了在 23 级和 24 级开展的项目式教学,如英文简历制作、校园环保海报制作、中国先进技术(或科技企业)调研与汇报等,并展示了学生的优秀作品。此外,她还分享了在课堂上引入时事新闻,通过图片展示 AI 在字幕翻译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当下时代,需要有辨别AI正误的能力,由此更加重视英语的学习。
王秀红老师以 “关于 PBL 的教学实践与四六级通过率提升的几点思考” 为题进行了分享。她首先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定义、特征以及其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教育目标,指出项目式教学更加注重批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掌握和考试成绩。然后,她介绍了在上学期和本学期的课上开展项目式教学实践的情况,并展示了学生优秀的项目式学习成果和作品。最后,王老师就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提升问题,从必修课教学、政策引导、选修课教学和校园学习氛围打造等四个方面发表了观点,谈了几点看法,为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努力方向。
每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其他老师都会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和更加深入的讨论。现场研讨氛围浓厚,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此次集中教学研讨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大学英语教学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理清了思路,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将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供稿单位:人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编辑审核: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