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耿丹】爱国主义教育家耿丹烈士介绍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是以伟大爱国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耿丹烈士的名字命名。耿丹(1892-1927)字仲钊,湖北安陆人。1901 年,入武昌普通中学堂,后转入湖北陆军小学堂。1910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组织革命团体竞存社、黄汉光复党,不久加入共进会。1911 年参与共进会和文学社的联合大会,筹划起义。1911 年 10 月辛亥革命爆发,年仅 19 岁的耿丹作为学生军大队长参加了武昌辛亥首义。汉阳保卫战,任战时总司令部参谋,协助黄兴布置汉阳防务,并受命军令官兼督战官,于玉门带迎击清军。1912 年任湖北军政府近卫军标统、鄂军第五师团长。1913 年冬与李四光、赵师梅等 12 人由北洋政府资遣出国,进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政治经济,以优异成绩荣获伦敦大学经济科博士学位。1919 年 6 月学成回国,任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师,结识了同校教授陈独秀和李大钊,并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中国与新旧银行团》的长篇论文,科学地阐述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本质和中国必然爆发革命运动的客观规律,引起社会强烈共鸣。1920 年底回到湖北,担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务长和武昌商科大学教授,后二校合并为武昌大学,耿丹任代理校长,期间创建学分制、男女同校、旁听生制等制度。1926 年 11 月,耿丹光荣的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 8 月,年仅 35 岁的耿丹被反动派刘佐龙残酷杀害。1957 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颁发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的“耿丹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丰功伟绩永垂不朽”的烈士证书,给予耿丹烈士以高度评价。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耿丹烈士后人所创办,“耿耿丹心,为国为民” 的八字校魂,恰到好处的体现了革命先烈不朽的精神和学院的创办初衷。因此学院秉承“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办学理念,创办者不仅把自己全部财富投入了办学,而且全部学费也用于办学,不收取任何回报。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十多年来,耿丹学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编辑发布: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