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应邀到我院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2015年4月21日 18:21:45 浏览次数:
4月17日下午,我国社会学、社会工作学专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思斌教授应邀来我院举办了以“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的发展”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人文社会科学系主任宓小雄教授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系全体教师及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200余人聆听了讲座,顺义区牛栏山镇的大学生村官也参加了讲座。
王思斌教授通过回顾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实际社会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概括总结了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经验及现实适用性。王教授指出,近年来,政府十分关注社会管理,并期望社会工作能在其中发挥协同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性地提出社会治理的治国思路,社会工作必须在新的框架下找准自己服务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介入点,社会工作可以而且应该在创新社会治理、建构社会治理体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服务来进行社会治理的理念应该是社会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贡献,社会倡导或政策倡导是社会工作对社会治理做出的另一个贡献。社会工作参与治理是一种服务型治理(六个方面):通过服务民众减少社会问题;通过福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通过政策服务减少问题的发生;通过服务发现问题倡导政策的完善;通过发展服务型社会组织、增强其自律而促进社会治理。
王教授的报告立意深刻、时代感强,整场讲座线索清晰、深入浅出,讲座结束后王教授就学生提出问题一一作答,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与热爱。(人文社会科学系供稿)
王思斌教授通过回顾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实际社会工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与社会工作的发展,概括总结了我国本土社会工作的经验及现实适用性。王教授指出,近年来,政府十分关注社会管理,并期望社会工作能在其中发挥协同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性地提出社会治理的治国思路,社会工作必须在新的框架下找准自己服务社会、参与创新社会治理的介入点,社会工作可以而且应该在创新社会治理、建构社会治理体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服务来进行社会治理的理念应该是社会工作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贡献,社会倡导或政策倡导是社会工作对社会治理做出的另一个贡献。社会工作参与治理是一种服务型治理(六个方面):通过服务民众减少社会问题;通过福利服务增强居民的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通过政策服务减少问题的发生;通过服务发现问题倡导政策的完善;通过发展服务型社会组织、增强其自律而促进社会治理。
王教授的报告立意深刻、时代感强,整场讲座线索清晰、深入浅出,讲座结束后王教授就学生提出问题一一作答,让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与热爱。(人文社会科学系供稿)